喜迎党代会

【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大数据学院:党建引领 全面发展

自2017年10月大数据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党委班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带领全院教职工团结拼搏、务实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统筹学院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工作主体责任,突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引领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一)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坚持党对学院工作全面领导,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全院师生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集中力量推动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

(二)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师生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

(三)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严格落实校党委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2018年研究生党支部达标验收为优秀,2019年所属党支部全部通过规范化达标创建验收。在学校2019年“三创三建”党建行动计划项目评选中,教工党支部被遴选为样板支部(培育),党支部书记吴文斗老师被遴选为“双带头人”(培育)。学校党委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立项1项。强化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组织了366人、10期党员培训和党务干部培训班。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累计发展党员191名,转正101名。严格执行“党费日”“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规范开展党支部“三会一课”,用好“云岭先锋”APP,促进网上党支部建设。2019年作为高校试点代表,分别参加了省委教育工委支部规范化建设信息系统试点工作会和省委组织部支部规范化建设试点推进会。在党建工作中,涌现了一批校级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学校党风廉政考核评价为“优秀”。

(四)扎实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学院党委持之以恒改进工作作风。抓住节假日重要节点,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四风”问题专项治理。专题研究违规借贷等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持续抓好巡察和各类考核检查问题整改,干部队伍作风进一步改进。

(五)聚焦遵纪守规加强纪律建设

学院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共管责任和“一岗双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严格执行学院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遵循民主决策程序,完善学院内控制度。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各项经费。严格按照学院规定开展评奖评优工作,对招生就业、经费使用、资产管理、评奖评优、干部选任等廉政风险点进行排查,针对关键岗位、时间节点,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和提醒谈话。通过全院教工大会,审议表决学院的奖励性绩效分配方案。

(六)强化意识形态与宣传思想工作

学院党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认真执行学院领导听课评课、联系宿舍、联系师生制度,牢牢把握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七)强化党委对群团工作的领导

学院党委注重价值引领、文化建设。学院扎实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积极发挥“易班” “到梦空间”“智慧团建”“第二课堂”育人功能。深化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累计组织开展了创新创业、就业培训等各类活动100余场次,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打造学院静态网页、微视频等竞赛品牌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获资助67项;获得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团,20人次荣获校级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先进资助工作者、先进就业工作个人。连续两年获得学校团学工作优秀学院,优秀易班共建学院;省级优秀班集体2班次,校级优秀班集体4班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比赛中获国奖5项,省奖20余项;师生参加2021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云南赛区决赛荣获一等奖。


二、以一流党建引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

六年来,学院党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人才强院思想,强化学科和本科教学内涵建设。

(一)巩固本科教学核心地位,提升教学质量。

学院着眼长远发展,推进新工科建设。2018年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2020年获批“人工智能”专业。在2021年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第五,等级为C+;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排名第四,等级为C;人工智能专业排名第一,等级为C。20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获批省级“双万”建设计划。“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列入2021-2023年硕士授权点省级专项建设名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学院党委坚持“三全育人”,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四年来共引进博士2名,在职攻读博士4人;新晋高级职称7人,新增硕士生导师3人,4名教师出国访学,国际化教育背景的专任教师增加到6人。目前,共有教职工36名,副高以上教师19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10人;博导1人、硕导12人;1名云岭学者,1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树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鼓励研究性教学改革。2021年,投入45万元建设机器人实验室;2022年,投入68万元建设电子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和网络攻防实验室。主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4部;申请教改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3项。2018年,获批省发改委“云南省绿色农产品大数据智能信息处理工程研究中心”。获批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项——“农业大数据应用研究与开发”“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数字乡村治理及应用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累计合同经费5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10篇,三大检索收录17篇,出版科技著作2部,申请专利及软著38项。完成了两个二级硕士点的合格评估,重视研究生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目前有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1项。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投身地方经济发展

学院立足优势特色,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围绕学校“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任务,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帮扶的5户贫困户均已按期脱贫。选派1名教师至姚安县驻村帮扶;先后在澜沧、元谋等地开展帮扶和技术指导100余人次,5名教师参加“三区”科技人才项目,累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千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