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来,职能部门党委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强政治,带头抓落实;强思想,带头学理论;强组织,带头严纪律;强服务,带头勇担当;强队伍,带头当标兵”为主要内容创建模范部门党委,以党建引领业务,以党建带工建、带群团,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突出政治功能,党建工作走在前作表率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校党委决策部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基层党建提升年”“基层党建巩固年”“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智慧党建年”工作任务,不断推进职能部门党建高质量发展。基层组织功能得到强化,支部规范化建设取得实绩,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党员教育发展取得进步,“智慧党建”工作稳步推进。科技处、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入选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部党建专著,分别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共产党员网》发表了党建理论文章,分获学校党建研究和党建带工建重点研究项目各1项。
二、坚持党建引领,管理服务有质量上水平
职能部门坚持一流党建引领业务工作,努力做到党建业务融合推进,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管理讲效能,服务讲质量,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科专业建设不断跃升。学科建设方面,实施了攀登、提升、培育“三大计划”,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前30%;新增省级高峰、高原学科6个,获准省级一流学科8个;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硕士类别7个,省级立项培育建设学位点39个;新增省级研究生导师团队25个、研究生优质课程36门、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41个、联合培养基地2个。专业建设方面,入选云南省“增A去D”计划一流专业2个、新兴专业2个,B类专业增至8个,跃升至全省第三位;2个专业入选省级品牌专业,2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新增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122项,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获准国家级、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4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
就业创业工作成绩斐然。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实现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就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会满意度逐年增高。入选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星创天地等5个国家级和云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云南省省级众创空间、云南省少数民族青年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云南省青年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4个省级就业与创新创业类平台基地;370个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项目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4名同学入选教育部 “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大学生创业典型人物、基层就业大学生典型人物以及军营大学生战士典型人物;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张东艳成为人社部、教育部、国家林草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和担任国家就业创业赛事评委。
学生管理服务卓有成效。以考研和学业指导为着力点加强学校学风建设,学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考研最终录取率达到14.87%,为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1076名,通过“学业领航”计划,建设学业导师和朋辈导师两支队伍。发挥网络育人优势,搭建学生思政学习教育阵地,建立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以“科技小院”“研究生乡村振兴服务团”为载体,创新研究生培养教育。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三次入选云南省十佳易班共建高校,获得全国高校“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二等奖。225个班级、团队获得国家级、省级先进集体称号;3394人次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奖励;73个班级获得省级先进集体称号,大学生交响管乐团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国家级、省级人才总量达到273人次,包括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从19%增至31%,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从31%增至48%。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2个团队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创业团队,2个教师团队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二)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学校科技工作以科技资源为基础、以创新水平为核心、以服务能力为关键、以体制改革为抓手,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科学研究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新增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48个,省级和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3个;获准各类科研项目2666项,新增合同经费12.66亿元;产出高水平论文1854篇,出版科技著作331部,获得专利授权1115件,育成新品种119个;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82项。
创新林下中药材技术体系,打造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区。创建了中药材生产理论和技术体系,相关成果在Molecular Plan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5篇,专利28件,地方标准3项,2021年获“全国发明展览会科技助力扶贫专项奖”。建设“林下有机中药材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园”4个,其中会泽县和临翔区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入选“国家级中药材种植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20年,由朱有勇院士牵头形成了“关于发展林下中药材生产的建议”呈报全国人大,获栗战书委员长及国务院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并批示,科技部、国家林草局、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高度重视并前往实地调研,推动了国家和地方系列政策出台,推动打造林下中药材千亿级产业。
“水稻上山”技术使“荒山”变“粮仓”。利用自主选育的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滇禾优615”“滇禾优34”等,开展了滇型杂交粳稻山地旱种试验和示范种植,实施水稻与大豆、坚果等作物间套种技术,探索集成了最佳种植方式、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产量效益的旱地杂交稻绿色节本技术模式。
大动物高效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创新与应用。魏红江教授团队创造性的搭建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高效稳定、规模化、常年批量生产的以猪为主的“大动物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平台”,并取得重大进展。团队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制定云南省地方标准1部。
高原山区重要中药材高品质种质创新及应用。先后选育药用植物新品种/良种36个,获授权专利125件,制定国家标准等各类标准7套,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62篇。2018-2019年累计推广88.7万亩,新增销售额100.6亿元,新增利润55.2亿元,带动8.6万贫困人口脱贫,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针对普洱茶产品传统生产工艺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加工技术落后、健康功效缺乏科学依据等制约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66篇,发表SCI论文171篇,专著4部,授权国家专利54件。生态茶园栽培技术推广应用229.66万亩,产生经济效益186.40亿元;茶叶深加工技术在云南、陕西、辽宁等地推广应用,合作企业近5年实现销售额逾10亿元,其中出口超1亿美元,经济效益显著。
云南特色药食同源植物基因组和品质形成机理研究。以药食同源植物为研究对象,从三七、玛咖、灯盏花、铁皮石斛、白及、茶等特色植物资源基因组解析入手,首次在植物复杂基因组解析中创新性引入第三代测序技术,构建了多物种跨组学药食同源数据库。累计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有3篇,核心论文累计引用次数330次,形成专利8项、引进和保育品种1950余个,形成了全球最庞大和完备的药食同源植物组学大数据体系,在药食同源植物基因组研究领域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冬季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引进和评价了217份种质资源,创制了抗青枯病等资源30份,筛选和育成了6个审定品种,占云南冬作马铃薯面积的70%以上。构建了脱毒种薯繁育、深耕、高垄双行、水肥一体化、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配套作业等为核心的轻简化优质高效技术体系,减少农药施用量60%以上,节省生产成本达16%,百亩连片示范亩产达4.5吨,创出了我国冬季马铃薯亩产5.5吨的最高记录。发表论文98篇,出版专著1部,省级审定品种6个,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2008年以来在云南冬作区累计推广1130余万亩。近两年(2020-2021年)推广446.5万亩,农民增收22.6亿元,近40万贫困户直接受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三)社会服务成绩显著
坚持“以科教帮扶为主,多种帮扶方式并举”的思路,通过“五抓五力”,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部门协助学校在姚安县、南华县、维西县、澜沧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在镇雄县、双柏县、泸水县、剑川县、独龙江乡开展加挂帮扶工作;与开远市、弥勒市开展高校托管帮扶县中工作;与昆明、曲靖、红河、文山、版纳、楚雄、大理、玉溪、丽江、怒江等10余个州(市)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校地合作关系;与大北农、褚橙、埃舍尔等200多家省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累计向姚安县和南华县选派343名领导干部、62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做到171户贫困户100%结对帮扶。因工作成绩突出,社会服务中心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入选首批100所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成为教育部、财政部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科技特派员工作受到科技部通报表彰,连续6年在省级单位定点扶贫考核中等次为“好”。朱有勇院士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抓科技支撑,产业帮扶有力。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人才优势,创新帮扶工作思路,组织实施 “围绕一个产业,遴选一名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服务一个合作社,推广一项科研成果,带动一批农民脱贫致富”的“六个一”产业扶贫并取得明显成效。累计组织选派2000余人次专家开展科技服务助力产业扶贫,建设“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5个,建设肉牛、花卉、蔬菜等专家服务站5个,建设教学实践基地2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2个;编制规划36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0余项,技术指导25000余人次,推广蔬菜14000余亩、中药材9100余亩、林下有机三七11629亩、冬马铃薯17000亩、玉米制种6000亩。
抓教育培训,志智双扶有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优势,协调组织开展农村干部、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领头雁”等培训,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累计开展基层干部培训300余期、基层农技人员培训21期,农民现场培训1500余场(次),累计培训30万余人次。云南农村干部学院获准成为省委党性教育基地,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获准组建云南绿色食品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抓支部共建,党建引领有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协调学校9个党组织与木署村5个、新华村4个基层党组织开展以“重温一遍入党誓词、共上一堂专题党课、开展一次主题讨论、共谋一个发展规划、共建一个活动场地、培育一批党员示范户”为内容的“六个一”支部共建活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党建对脱贫攻坚的引领作用。累计开展60余次支部共建活动,投入资金45万元加强党员阵地建设,培育种养殖示范户95户,带动养殖地方鸡20000余羽、生猪1500余头、黑山羊3000余只、种植中药材1400余亩。
抓资金保障,夯实基础有力。多种渠道协调各级项目、资金,夯实脱贫攻坚基础。累计直接投入资金793.8万元,协调引入资金3.5亿元,募集爱心捐赠1200余万元,扎实开展消费帮扶,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夯实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四)国际办学日益加强
先后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德国洪堡大学等37所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备忘录。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教育部合格性评估,与新西兰林肯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有效期获准延长至2029年底,与韩国尚志大学合办的风景园林专业首次招生,引进海外课程60门。与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1人入选云岭高端外国专家A类人才计划,1人荣获云南省政府“彩云奖”。获准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人才交流与教育培训基地。
(五)服务保障坚强有力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成普洱新校区、校友会堂和4栋学生宿舍,加固修缮8栋学生宿舍,整合新增教室68间,整治危房1.86万平方米。完成西校区双电源建设和后山406亩土地水电配套建设。完成“数字农大”建设工程,启用办公自动化新平台和智慧云农系统。
有效解决遗留问题。完成后山406亩土地的征地遗留问题处置、农大附中股份制改租赁制以及版纳微型猪重点实验室遗留问题;云南农村干部学院综合楼、盘龙江边132.63亩土地遗留问题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果。推进校办企业改革,保留管理2家、注销关闭20家、脱钩剥离2家企业。对出租出借资产进行归口管理,盘活资产年收益1141.57万元。
收入实现逐年递增。学费和住宿费等非税收入增幅明显,合理控制借款规模,保证学校资金链安全。确保学校职工年平均收入增幅均超过5%,保证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经费年增长率超过10%。推行零基预算,并逐步实施经费预算与招生人数、收费率等绩效考评挂钩。财务信息化建设效果显著。
学报影响大幅提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20余种中外重要数据库收录,第3次进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第5次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第4次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农林核心期刊(A类)”,创刊以来获得各级各类奖项近40个。《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个国内主要数据库全文收录或作为统计期刊源,入选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3次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二等奖。
图书档案资源增加。新增图书20.68万册,期刊3244种,年均采购中文数据库30个,外文数据库13个,提供试用数据库近70个。实现全文检索信息条目对应电子扫描文件的“一体化”信息网络管理和电子扫描双套制归档,档案馆2020年荣获“云南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建成云南农耕文化博物馆并成为“云南省百项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项目”“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云岭百姓宣讲“示范点”。
保持校园安全稳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增加安全技防设施,启用校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提升疫情防控的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维稳形势研判机制、风险评估机制、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和校地联动机制,连续五年获平安校园奖。
群团工作取得实效。工会通过“四带、两建、三落实”,健全“家规”、建好“家味”、建强“家风”、当好“娘家人”。2020年校工会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继续教育学院工会获评云南省“模范职工小家”。5位老师分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云南省师德标兵”。选举产生校妇联。